7月29日,河北沧州供电公司向沧州市发展改革委提交了一份基于“电-碳计算模型”的石化行业碳排放计算方法说明,为政府部门精准掌握石化行业碳排放特征、科学制定该行业减排路径和政策提供了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决策依据。这是沧州市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第四次向市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分析。
沧州市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中心。 郑旺 摄
近年来,沧州市积极推动“双碳”目标落地,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今年年初,在沧州市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沧州供电公司依托自身在电力大数据领域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建设区域碳排放监测分析平台的工作。
经过团队数月的方案论证与技术攻关,5月28日,沧州市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中心建成投运,为政府制定减排政策、企业优化用能结构提供数据支持,为当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科学支撑。
沧州市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中心采用的“电-碳计算模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碳排放核算模型。该模型以电力数据为主要输入项,结合能源消费、工业产品生产、宏观经济等数据,创新构建预测分析模型。“电力数据具有实时性强、覆盖范围广、颗粒度细的特点,与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关联度极高。”该中心负责人高建为说,“我们通过深化‘电-碳计算模型’应用,构建了‘电力数据+碳排模型’的数字化监测体系。”
依托这一监测体系,沧州市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中心实现对沧州地区分区域、分行业的碳排放实时监测,并在河北省内率先开展区域碳达峰预测分析。针对监测到的数据,该体系可完成相应的核算和管理,测算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强度及变化趋势。“关键在于‘以电算能、以能算碳’。”高建为解释道,“通过企业的用电数据,结合企业所属行业和生产工艺的特点,推算出其能源消耗量,再根据对应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出碳排放量,让我们能有效识别高耗能环节和潜在的减排空间。”
对用电企业来说,精准的监测数据为优化用能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和强化节能减排提供了抓手。
沧州乾程液压器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金属加工的企业。6月5日,沧州市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中心员工赵伟分析该企业用能数据后发现,企业某条生产线在特定班次存在能耗异常峰值。他立即将分析结果推送给企业有关负责人,并建议企业检查该时段设备运行状态及工艺参数设置。随后,该企业根据该中心提供的数据和建议迅速排查,优化了设备启停逻辑和部分工艺参数。
“调整后,这条生产线的碳排放量明显下降,我们的月度用电成本也降低了约3%。”沧州乾程液压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尚桂林说。
走进沧州市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中心,监测大屏显示着沧州市全域碳概览地图。工作人员点击鼠标,某化工制造企业的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弹性系数、清洁能源占比等12项关键指标便清晰呈现。这些指标如同企业的“碳体检报告”,不仅实时反映其碳排放水平,还能深度剖析其用能效率、结构及减排潜力,为企业“对症下药”,提前制订碳排放超限预警和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截至目前,沧州市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中心已覆盖2973家企业,采集数据8.6万余条,出具了26份报告。该中心持续深化应用“电-碳计算模型”,提升碳达峰预测的精细化程度和覆盖范围。
“接下来,我们要深化对现有重点行业碳排放的监测分析,探索将模型应用于更多新兴领域和场景,构建更完善、更智能的区域碳监测与预测预警体系。”高建为说。(朱婧 郑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