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举办期间,南方电网公司对外宣布,国家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历经8个月试运行验证,已完成全面升级,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我国能源领域首个行业级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正式面世,将为能源行业与跨行业数据可信管控、价值共创构建创新范式。
2025数博会期间,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宣布正式启动运营。(南网传媒公司 供图)
这是凝聚多方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公用的新型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和应用生态。简单地说,可信数据空间如同一家“数据商城”,基于多方共识构建了安全公平的运营机制,打破各行各业的数据壁垒,是具有供给、订阅、开发和售后等一站式数据流通服务的平台,参与方既可以是数据提供方,也可以是数据使用方,平台建设方还可以根据自身数据开设“自营店”。
“南方电网公司正积极探索建设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致力于构建一个强大的数据产品与服务创新工场和价值交换枢纽,在可信安全的环境中,促进能源数据要素与各行业深度融合,赋能合作伙伴开发丰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共同开拓新业态、新模式。”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部副总经理禤亮介绍。
南方电网公司率先启动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于2024年12月上线试运行。今年7月,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为国家数据局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是能源领域唯一入选的行业空间试点。
基于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南方电网公司聚合了新能源投资企业、气象部门等数据提供方,开发了新能源消纳数据产品,为新能源的选址分析、并网运行,电网的系统调控、电力消纳提供数据服务。“应用新能源消纳数据产品,半年来降低弃光率一个百分点,可提高收益3200万元。”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融合电网设备运行和故障数据,以及设备制造商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数据,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大幅降低设备厂商的试验成本,推动电力设备优化升级。“以西安西电的换流阀设备为例,根据南方能源可信数据空间的设备数据分析,每年可节省试验费用约1000万元,让设备运行可靠性提升28%、故障率降低56%。”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娄彦涛说。
自试运行以来,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已接入160余项数据,入驻200余家生态主体,协同各方生态共创30余个场景,数据要素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部总经理龙云介绍,为支撑数据空间安全、高效运营,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构建13项标准规范,整合了隐私保护计算、数据加密流通等数据流通技术,实现各方数据“可用不可见”,并率先开放首批149项电网数据目录、8类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高质量数据集,为以电力数据为主、聚合多领域的应用场景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接下来,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还将满足政府部门、工业制造企业、金融机构等各行业对能源数据的用数需求,开拓更加多元丰富的应用场景。在此次创新试点启动仪式上,南方电网公司携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国家管网集团、中汽数据(天津)公司等11家单位,签订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互联互通合作倡议,共同推动行业以及城市可信数据空间的互认互通。
龙云表示,南方电网公司将秉承“连接数据供需、共创协同价值”理念,大力推进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探索形成一套符合标准的可信数据空间基础设施、可复制的运营模式、可推广的规则机制,打造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与应用标杆示范,为建设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南网力量 。(记者丨卢翛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