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绿”在哪里?在宝池储能站,150余个电池舱和升压变流舱如同“方形积木”整齐摆放在高原的红土地之上,在这里每年可调节电量5.8亿千瓦时,相当于近27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其中98%为绿电。
新型储能是促进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支撑。“现在正值迎峰度夏保供电的关键期,宝池储能站每天保持着‘两充两放’的高频调用,单日充放电量可达160万千瓦时,为周边总规模360万千瓦的30多个风电、光伏厂站发出电量的消纳提供坚强支撑。”南网储能公司宝池储能站站长王辉介绍。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协同发力下,新型储能发展的新图景加快绘制。以宝池储能站为例,电站投产除了提高新能源占比高的云南文山电网的稳定性,还创下了研制应用“全球首套构网型钠离子储能系统”“全球最大单机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等多项世界第一。
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产业创新为科技研究搭建平台,共同形成了南方电网新型储能“多技术发展,多场景应用”的创新发展路径。在深圳,我国首个兆瓦级锂电池储能站的五期示范项目的全面建成,不仅在国内率先验证了电化学储能应用在电力系统的可行性,还为高压级联、光储充一体化、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前沿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创造示范样本;在佛山,我国首个多技术路线锂电池储能站的投产,为我国不同新型储能场景下的技术方案遴选提供实证支撑;在梅州,我国新型储能的首次“报量报价”参与电力现货交易,探索了新型储能市场化经营的新路径。
在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驱动下,新型储能产学研用的各方中坚和新锐力量在南方电网加快汇聚,将携手绘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南方电网报 黄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