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浦东临港的中国电信临港智算中心接到虚拟电厂调度指令,开始将运行中的AI推理任务向异地数据中心转移。3分钟后,异地数据中心已接手任务继续推理,临港智算中心的单机用电负荷大幅下降。这是国网系统内的首例“电算协同”跨省调度测试,为围绕大型智算中心构建虚拟电厂提供了创新技术路径。
“电算协同”是指虚拟电厂平台与算力调度平台之间的协同联动,旨在响应电网负荷管理需求。当下,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发展,昼夜运转的数据中心已成为“用电大户”。数据中心通常还配备柴油发电机、不间断电源(UPS)和蓄冷设备等多种可调节资源,使其作为虚拟电厂的潜力巨大。此前,上海不少数据中心已多次参与虚拟电厂响应,有效缓解电网运行压力。
为进一步发挥数据中心作为虚拟电厂的潜力,今年5月,浦东供电公司临港中心联合营服中心、电科院、临港算力组成了一支联合测试团队,尝试验证电力负荷的跨区域调度能力,以此实现同一推理任务的电力与算力资源的超远距离快速响应。
“本次测试成功打通了算力跨省调度参与虚拟电厂响应的技术链路。”浦东公司临港能源服务中心党支部负责人袁一鸣在测试后表示,“未来,我们可以通过转移计算任务,将用电负荷从负荷高峰区搬至负荷低谷区,助力电网削峰填谷,还可以将计算任务优先转移至风光资源富集区,促进绿电就近消纳,助力构建更加清洁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
经测算,临港智算中心若将全量算力资源投入虚拟电厂响应,最多可降低8兆瓦负荷,相当于为临港地区新建一座小型调峰电站。(来源: 浦东供电公司)
评论